×

亿超眼镜 开启配镜新模式

线上选镜,线下服务,价格透明

目前在全国50个城市开设实体店,请选择您所在城市

热门城市 杭州市 广州市 上海 深圳市

? C D E F G H J L N Q S T W X Y Z

其他城市 请进入官网在线购物  >

是什么推动了水晶石眼镜的发明


作者:SUN 来源:亿超眼镜网 发布时间:2016/5/29 阅读数:2153

古人热爱学习的程度我们都是有所耳闻的,经常看书的他们当然也有近视的情况存在,那么问题来了,古人近视怎么办呢?当然也是戴眼镜,所以早的水晶石眼镜应运而生。

眼镜片

法国依视路1.601特薄钻晶A3近视非球面眼镜片

水晶石眼镜发明的契机是什么?又是什么推动了水晶石眼镜的发明呢?且听小编的分解。

一、古人对水晶光学原理的发现与运用。

古人在将水晶切割成片,并磨制、抛光时,自然会发现扁平的水晶片(环、玦类)有放大作用,于是凸透镜片就在劳动实践中被制造出来。

二、中国古代对水晶石有悠久的开发利用历史。

研究发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能加工出精美的珠、坠、玦、环等天然水晶石器物。到夏、商、周时期已经积累了加工、磨制水晶器物的丰富经验。

三、古代观测日食及天象时遮阳护目的需要。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时,人们就用“璇玑玉衡”观察各种天体及其演变。“璇玑”是一种有色透镜,装在“玉衡”这个长管上,在早晨“迎日推策”及夜晚观星时,有色透镜用以遮挡妨碍观测的刺眼日光或明亮月光。

四、冶金技术及手工业的发展。

考古出土证明,中国在大约4000年前,进入青铜时代;3000多年前可炼金;2500年前能冶炼钢材,这些能为磨制眼镜提供越来越先进的工具。同时,中国发达的手工业与丝织业,为眼镜的框架工艺与包装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眼镜片

依视路1.552UV钻晶A+近视非球面眼镜片

五、眼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眼病的记载。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于隋大业元年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中已经对近视(目不能远视)、散光(目茫茫)、复视(目视一物为两)、斜视(目偏视)、弱视(目暗不明)等属于眼屈光方面的疾病进行了论述。

六、文字的产生,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矫正屈光眼镜,主要是用来观看细小物体和文字等。中国早的较成熟的文字,产生于商代,当时的甲骨文雕刻相当微小,看起来很吃力,这就有了对放大透镜的需求。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佛教文化的传入,士人录写大量的经传师说,蝇头小字难以辨认,也很自然地需要一种助目工具。

七、光学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前5世纪《墨子》中已经提出了光为直线照射,并有反射特性的理论。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几何光学、凹镜、凸镜成像理论,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光学理论的基础。 


相关阅读:眼镜眼镜架材质
眼镜知识导航:
相关文章:
热门活动:
预约
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