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林先生日前在中山北路某眼镜店配了一副无框眼镜,但第二天,他发现镜片就裂了一个角,他找到眼镜店,眼镜店给他重新换了个镜片,但不到半个月,镜片又坏了。林先生很疑惑:眼镜店里镜片、镜框品种繁多,配眼镜犹如“雾里看花”,该如何才能配到一副质量好的眼镜呢?
配眼镜,莫忘查看生产许可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林先生有着一样遭遇的消费者还有很多,由于配眼镜的专业和技术性很强,消费者在配镜过程中往往缺乏鉴别力。市质监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验配眼镜产品属于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经营者必须持有省质监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方可经营,而取得《生产许可证》对检验设备、场地、配镜设备、管理制度、货源储备都有很高的要求。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在验配眼镜过程中保证质量合格和稳定的基础和手段。
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制配出的眼镜有可能危害到消费者的视力健康,消费者在制配眼镜前好能看一下企业的相关《生产许可证》,为视力健康设立基本安全防线。此外,镜片、镜框同样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消费者在选择镜片镜架时候,也应查看有没有生产许可证标志。林先生的镜片,极有可能属于无证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为推动眼镜行业申领许可证,近年来,市质监局举办了“全市验配眼镜生产许可证制度宣传贯彻会”,让企业了解领证是国家进一步规范眼镜行业的要求,提高企业领证的积极性,并从检验设施的配置到工艺质量的管理开展帮扶。目前,全市已有70多家眼镜店通过了审查,获得了《生产许可证》。
眼镜行业呼唤诚信经营
如何让消费者在配制眼镜时不再“雾里看花”?本月起,市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眼镜制配场所诚信经营活动。
据介绍,此次活动的主体单位为全市眼镜制配场所,质监部门要求各眼镜制配场所对其所制配的眼镜切实履行“三包”责任,其中发现问题属于配镜单位责任的,配镜单位应免费修换;在产品交给消费者后,要在一个月内打一次回访电话(征得消费者同意),并留存电话记录;同时要制作包含镜片品种、配镜员、发票号码等内容承诺卡交给消费者,便于消费者监督。
具有《生产许可证》,在用计量器具有连续三年有效检定证书且近三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眼镜店,经质监局审核通过后,可定为“2010年度芜湖市诚信承诺眼镜店”,并在媒体上公布。
此外,市质监局将组织人员受理消费者投诉,不定期对诚信承诺的眼镜店进行明查暗访,对不符合诚信承诺的眼镜店进行摘牌,并依法查处。